如何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良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课堂礼仪_怎样培养孩子课堂礼仪的能力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怎样培养孩子课堂礼仪_怎样培养孩子课堂礼仪的能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怎样培养孩子课堂礼仪_怎样培养孩子课堂礼仪的能力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良好习惯

古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文明礼仪要注重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小学生的礼仪是在交往中养成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向进行礼仪教育呢?我认为抓好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
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做个好学生,就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应当从小节做起,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打招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
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 《小学生日常规范》、《小学生守则》许多学生倒背如流,而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果皮、塑料袋现象就发生在他们身上。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月,学校开展做好事活动。为什么许多学生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不用说在社会上做好事了。所以,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做起。比如说: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教师要主动行队礼问好,见到班里不整洁就主动整理,上学衣冠整齐,佩戴红领巾,上操、集会、放学站路队要做到快静齐。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质的飞跃量的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小学生的镜子,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影响着小学生。小学生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向学生问好,叫学生坐下时我都要说请坐。课间学生向我问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飘带,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学生为我倒水,我感激的说:“谢谢!”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养成教育
叶圣陶老先生说:“习惯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作为班集体组织,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地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 “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等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样的形式比长篇大论的空洞的说教显然效果要好。
五、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的好习惯。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利用班队会讲,放学路队前提醒,出现不文明现象时,以点带面进行教育。平时发现有礼貌的同学及时肯定,树立典型,以他们的礼仪榜样去影响其他学生。这样学生就逐步形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总之,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

二、如何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第一步:分析学生的情况。一年级学生刚上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还要让学生知道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适应学校的生活,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

第二步:计划都要规范学生哪些方面。可根据下面方面进行规范:

  1. 见面礼仪:

(1)遇见校领导、老师主动敬礼打招呼“您好”或“老师好”;遇到同学打招呼或点头微笑。 

(2)碰到外校老师来学校主动欢迎:“老师好。”

(3)遇见其他客人、家长来校时主动欢迎:“您好。”

2.课堂礼仪:

(1)上课之前准备好上课需要用到的东西,整齐的摆放在桌子上。

(2)老师进门要集体起立齐声说“老师好。”

(3)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不大声说话,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4)下课时或走廊遇到老师时要让老师先走。

(5)迟到了要在门口喊“报告”,方可进入教室。

3.课间礼仪:

(1)不大声说话、喊叫、尖叫,不骂人。

(2)右侧轻声慢步,不追逐、奔跑、推人和打闹等。

(3)讲卫生,不随地扔垃圾、随地吐痰等。

4.交往礼仪:

(1)别人说话时不要随便插嘴,等别人说完话自己在说。

(2)乐于助人,帮助同学等。

扩展资料:

交通礼仪

1、走路时做到双目向前平视,步幅适当,停步、拐弯、上下楼梯时,从容不迫,控制自如。

2、骑车时遵守交通规则,进入学校或单位大门时主动下车,在行人多的地方推车行走。

3、骑车时不勾肩搭背,不相互追逐,不曲折竟驶。

4、假若不小心撞了他人,要主动道歉。

5、乘车时遵守秩序,让车、让座,下车时及早作好准备。

6、问路时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劳驾”、“请问”等。

7、询问前要礼貌称呼对方,如“阿姨”、“叔叔”、“小同学”等。

8、发问时用请求语气,事后诚恳致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生礼仪

三、中班幼儿礼貌礼仪的培养

中班孩子的年纪基本在4到5岁,这个年纪的孩子,具备了学会以上5点的能力。中班以前的孩子,懵懵懂懂,行为习惯参差不齐。到了中班(托班一年、小班一年),要及时这5个方面的行为习惯来提升强化孩子言行举止。

今天我们来归纳一下第一条“学会礼貌”的具体要点:

见到亲人、老师、小朋友,主动大方的打招呼,家长要求孩子喊人的时候,会落落大方的执行;应答及时,对方说话不能充耳不闻

熟练使用礼貌用语“你好、谢谢、请、再见、不客气、对不起等”;待人接物面带微笑,和气的说话,不急躁,不鲁莽,不插嘴,表情大方不扭捏;

幼儿园课堂上,坐端正认真听老师讲,不开小差不说话,发言要举手,老师提问积极回答;

爱护花草,人群中不大吵大闹,说话小声,不乱扔垃圾、会排队遵守秩序;

餐桌上不争抢食物,不用勺子筷子去挑别人碗里的饭菜,不乱扔乱吐食物,文明用餐;

头发整齐小脸小手指甲缝干干净净,服装整齐不邋遢,站立端坐走路有规矩,不乱发脾气,不骂人不打人。

另外节日礼仪和国旗礼仪也可以开始给中班小朋友灌输

节日礼仪包括:比如祝福生日快乐,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在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国庆节做贺卡,用语言表达感谢;重阳节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春节拜年;积极参加节日活动和演出;逐步了解一些国际节日,比如妇女节,儿童节,劳动节,

国旗国歌礼仪:无论在什么场所,当听到国歌奏响或者看到在升降国旗,都要立刻在原地立正站好,脱帽(本来在走动的也要马上停下来),肃立端正,神态庄严,保持安静,向国旗行注目礼。目视国旗升起,不能东张西望不能低头。跟唱国歌,音调准确歌词正确,声音适中。

四、小学生课堂礼仪

小学生社交礼仪知识——

待 客 礼 仪

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客人说“再见”。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起听音乐、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象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6.送客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餐 桌 礼 仪

家:

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说“谢谢”。

5.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学校:

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不要偏食、挑食。

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问 候 礼 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同 学 之 间 礼 仪

  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早”、“你好”,也可点头、招手。

  2.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或叫同学的绰号,不说使别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动帮助困难的同学。

  6.尊重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7.向同学借东西,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对同学的东西特别爱护,且按归还。

  8.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搬弄是非。

  9.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10.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

行 走 礼 仪

1.走路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场所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走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5.向别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好吗?。”

一、学校礼仪

(一)形象礼仪

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扣齐钮扣或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

2、按要求佩戴好红领巾:先把红领巾折四折,置于衣领内,红领巾的三角尖对正脊骨,打好领结,翻下衣领。夏天天气炎热时可于左胸前佩戴队徽。

3、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保持面部干净。

4、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指甲内保持无污垢,饭前便后要洗手。

5、经常整理仪表。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侧发不掩睛。

6、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面带微笑,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二)课堂礼仪

7、预备铃响起,应迅速回教室入座,做好课前三件事(1、做好课前准备;2、整理好桌面;3、整理好衣服。)静候老师。上课铃响,老师进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学立正后向老师问好,老师回应,值日生喊“坐下”后再坐下。起坐时做到桌椅无声响。

8、上课时,如有特殊情况晚到班级,应于教室后门口站定,经老师示意进入后方可回座位。

9、注意读写姿势,做到: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10、课堂上,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应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发言。不做闲事,不讲闲话,不沉于闲思。

11、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取笑他人。要通过真诚的眼神和表情给发言者以鼓励。

12、课堂小组合作时(如专题讨论等),要有合作和全局意识,听从组长安排,分工协作,积极与伙伴沟通,完成份内任务的同时兼顾组内伙伴,共同赢得团队的成功。

13、上课时,如遇到同学身体不适等突发事情,不要围观或表现出厌恶情绪,要主动关心同学,听从老师安排,协助老师妥善处理。

14、下课时,应做好下节课课前准备后(课本、文具盒置于课桌左上角)再离开教室。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三)活动礼仪

15、课间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活动。遵守游戏规则,爱护游戏伙伴。

16、集体外出活动要服从管理。同学间要相互谦让,主动关心和照顾好体弱的同学。分组活动时,要服从大家的共同意愿,遵守时间,不单独行动。

17、参加竞赛活动时,遵守比赛规则,尊重竞争对手,不故意伤害对方,对对方的冒犯或过失宽宏大量。遇到有争议的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

18、观看比赛,做文明啦啦队员,不喝倒彩。不为己方的胜利而得意忘形,不讽刺挖苦失利者。真诚地为赛场上的每一位选手喝彩。

19、积极参加学校的“四节”(读书节、英语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在展示自我的同时,注意谦虚礼貌,尊重他人的长处。

20、积极参加综合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调查等活动,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说话、提问有礼貌,举止大方,彬彬有礼。

21、出入教室、功能室、会场等活动场所时要轻声慢步,有秩序按指定线路行走,不拥挤,不抢道。

22、各种活动中,都要注意保护环境,培养“绿色行为”,如: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随手捡纸、垃圾按指定位置分类放置等。

(四)集会礼仪

23、举行升旗仪式或集会时,集合列队要迅速、安静、整齐,并提前进入操场,在指定位置坐(站)好,静候仪式或集会开始。

24、静心倾听发言人讲话,讲话结束后礼貌鼓掌。活动结束后,目送领导或来宾先退场,再听从指挥有序退场,不抢先、不喧哗。

25、在集会过程中不交头接耳,不擅自走动或离场,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会场清洁卫生。

26、颁奖典礼中,受奖者应整理仪表,稳步入场,面带微笑双手接奖,接奖后应致谢并回敬队礼。颁奖完毕按指定路线归队(座)。

(五)交往礼仪

27、进校门时,见了老师面带微笑,站定后行队礼或鞠躬礼问候,老师回礼后再走开;见到同学互相问好。

28、放学时,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说“再见”,不无故在校内或校园周边区域逗留。

29、进入老师办公室要先轻声敲门,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与老师谈话时,眼睛不要左顾右盼,说话要轻声细语,尽量不影响别人。老师办事或与别人交谈时,不随意打扰,等老师忙过后再说明来意。

30、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老师电脑。如果要找的老师不在,但确实有急事,可给老师写个留言条。如果是与老师事先约好,则要按时到达约定地点。

31、上下楼梯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师或客人时主动问好,并向右侧避让,让老师和客人先行。

32、要诚恳接受老师的教导。和老师、同学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不在背地里非议他人。

33、尊重同学,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相互礼让,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34、不给同学取绰号或花名,不挖苦讽刺他人,不说让对方难堪的话。如果伤害了他人,应该及时真诚地道歉。

35、向别人借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对别人的东西要加倍爱护,并且信守诺言,按时归还。

36、任何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都要及时表达谢意。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样培养孩子课堂礼仪_怎样培养孩子课堂礼仪的能力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怎样培养孩子课堂礼仪_怎样培养孩子课堂礼仪的能力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mwj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tcf.com/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