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孩子有助孩子培养习惯(奖励孩子的教育方式好吗)

奖励孩子有助孩子培养习惯(奖励孩子的教育方式好吗)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奖励孩子有助孩子培养习惯(奖励孩子的教育方式好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奖励孩子有助孩子培养习惯(奖励孩子的教育方式好吗)

一、怎样通过表扬,让孩子养成一些比较好的习惯?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为了鼓励孩子,经常会跟孩子说,“宝贝你真棒!”“做得好!”之类的话,平常这样夸夸孩子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你想通过表扬来帮助孩子建立好习惯,这种表扬方式是没有效果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表扬呢?

       怎么样的表扬才能帮助建立好习惯?总的来说就是:真诚热情的一般性表扬+肯定你表扬的那个具体行为+身体接触,通过这三种方式。

       一、热情洋溢 建议表扬孩子时用上扬的语调,高兴的表情甚至是身体动作,简单的说,就是“小题大做+浮夸演技”。

       二、详细描述你所表扬的那项行为,例如我想让孩子学会把书放回书架,如果孩子有把书放进书架的动作,我都会夸张地说:“啊,清清按妈妈说的把书放回书架了呢!”。

       三、身体语言\n善于利用各种孩子喜欢的身体接触方式,比如:拍肩、摸头、拥抱、击掌、亲吻。

       举例说明:每次孩子看完书时,可以跟孩子说:“宝贝你把书放回书架去,好吧?”如果他按照我的要求做了,我会很高兴地(语气上扬、笑着)对他说:“宝贝你真棒!你按妈妈说的把刚看完的书放回书架了!你会收拾了呢!”然后我会摸摸他的头,或者抱抱他。这样孩子每次把书放回书架,被自己表扬后都会很开心。

       这种方法适用于青春期以下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表扬的基本步骤一样,只不过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表扬的具体方式,比如这时候孩子可能已经不喜欢过分热情的声调和身体接触,父母们可以用孩子接受的一般性表扬(语气肯定但不过分热情)+肯定你表扬的那个具体行为+孩子觉得舒服的身体语言(比如一个特别的手势之类)来进行表扬。

二、家长给予孩子恰当的奖励,对孩子成长有哪些好处呢?

       为什么父母要积极鼓励孩子?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亲子矫正课。鼓励对父母来说只是一个小词,但对孩子来说,这样一个小小的鼓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认可。孩子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好东西得到别人和父母的认可。鼓励孩子有什么好处?我们今天再谈。

       今天的孩子们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许多父母经常用物质奖励作为诱饵来引导孩子更加顺从。许多父母喜欢表扬。当他们的孩子表现出色时,他们会继续表扬他们的孩子,从而使他们的孩子更有动力取得进步。有些人认为,这种做法往往导致孩子被宠坏,即使是听话的,为了物质利益。赞美孩子总是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一旦没有物质刺激和表扬,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就无法维持。对吗?奖励和表扬孩子有什么好处?如果奖赏机制运用得当,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使用得不好,孩子们就会依赖于奖励而取消他们的内在动机。当我读罗玲老师的书时,我记得他说过,要把一些通常“无条件”满足女儿的事情转化为“好事”清单的内容,让孩子们通过努力、期望和毅力“挣钱”,这不仅能让孩子们学会坚持自己的努力,延迟满足感,还能让他们懂得满足和感激。结合父母的实践,情况确实如此。

       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道德素质和文化方面的人才。因此,家长们也在不断探索好的教育方式,与孩子交流教育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什么样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积极性等等。家长们为这些问题绞尽脑汁,各种方法层出不穷。为了确保孩子们得到良好的教育和良好的物质生活,将这笔“工资和回报”返还给家庭教育孩子是正确的吗?这需要父母仔细考虑。

三、奖励和惩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哪些作用?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要以奖励为主,还是以惩罚为主,这是个令人纠结的问题。往往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主张,甚至同一个家庭的爸爸、妈妈之间也存在分歧,这也是导致很多家庭中爸爸妈妈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现象的原因。

       奖励和惩罚相比,哪个更有效呢?关于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专门的试验。他们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在某校挑选了一些学生来进行测验。首先将学生分成A、B、C三组并进行考试,考试之后先奖励A组学生,表扬他们考试成绩不错;惩罚B组,责怪他们考试考得不好;C组的学生则作为对照组,既不奖励也不惩罚。然后三天之后再进行同样内容的考试,考试结果表明,A组在考试之前受到了奖励,第二次考试的成绩最好,受到惩罚的B组成绩排第二,没有受到奖励和惩罚的C组反而考得最糟。虽然我们不能肯定地说这项实验能够证明奖励要比惩罚的作用大,但至少可以说明奖励对孩子的积极影响作用要比不过问孩子的情况要好得多。

       上面的试验也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明,对孩子进行奖励、表扬的正面作用。经常对孩子进行奖励、表扬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如果孩子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得不到家长及时的称赞,那么这个行为可能很快就会不再出现;而家长的奖励却可以令孩子受到鼓舞,重复这种良好行为,进而形成自身的习惯。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进行奖励,还有助于让孩子形成优越感,进而培养起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从而为孩子的为人处世打下良好的基础。

       虽然奖励有很多正面的作用,但家长也切忌滥用这种奖励,因为奖励就像药物,使用多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此外,家长也要注意把对孩子的奖励用在适当的地方、用在适当的时刻。

       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实际上每个家长都可能在无意间犯这个错误。尤其在孩子撒娇、打人、骂人、撒谎的时候,仔细回想一下,孩子在做这些事的时候,那么可爱的样子,有没有让你忍俊不禁,对于孩子的爷爷奶奶可能更是如此。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孩子的此类行为不给予正确的引导说教,反而用不恰当的方式给予呵护,这相对于是在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小孩子还处于心智成长的阶段,所以,家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表述明确,让孩子知道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和行为才受到表扬的。比如当孩子今天表现得很好时,家长不要只是说“宝宝今天表现得非常好”或只说“你真棒”之类的话,而是要用较清楚的语言来表扬说明,比如“你今天没有挑食,妈妈十分高兴!”。这样通过清晰而具体的表扬方式,孩子才能明白什么行为是良好的、什么是父母所期望的行为。

       情感的奖励方式要比物质方式更具有效果对孩子奖励的时候,要安排好情感奖励和物质奖励的比例,其中要以前者为主。在孩子表现好时,家长的表扬、亲吻、拥抱等口头或身体的行为这类情感表达方式,要比给孩子买玩具、买好吃的等物质方式更加有效。但物质奖励要作为补充方式,也不可被完全忽视。

       最后说一下关于惩罚孩子。家长一定不可用成人的视角和标准或要求孩子,并对孩子进行惩罚。惩罚要慎用,否则会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为孩子带来心灵上的阴影。惩罚被用于阻止孩子的坏习惯时,也并不总是那么有效。因为孩子可能会把家长对其的惩罚行为看成是一种对自己的关注。这时,惩罚反而带来了与奖励等同的效果,即惩罚会强化孩子的不当行为。这是因为孩子都有引起别人,尤其是家长注意的欲望。他们更愿意去做被家长关注的行为,这也是很多孩子爱搞恶作剧的原因。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一点,对那些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来说,惩罚很容易令其产生反抗情绪,甚至一些孩子会将愤怒发泄到他人身上。所以推荐的做法是:家长对孩子那些不良的行为要冷处理,避免不当的反应会强化这种行为。

四、怎样用物质奖励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宝妈倾诉:孩子晚饭后,不肯去写作业,催了他半天也没动静,有时候写作业进进出出好几遍卧室,我苦口婆心说了好多次,也没见他改过来。该怎么办?求各位妈妈支招!下面这样一条回复引入注目:“我家宝贝以前也是这样,做事情拖拖拉拉,写作业一点也不积极,后来我告诉他,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坚持一星期,就可以实现一个小愿望。自从这样做后,效果很明显,写作业什么的根本不用我催。”那么,家长用物质奖励孩子,真的好吗?对于孩子来说,得到奖励是件再开心不过的事情了,它意味着肯定与赞许。而奖励有两种方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无论哪种方式,父母都要注意奖励的限度和策略。奖励得当,会让孩子往积极的方向发展。若奖励成孩子追求的目标,会让努力变得更有功利性。换言之,物质奖励不当,会让孩子成为“白眼狼”!(1)助长孩子的贪婪有位爸爸曾这样吐槽:他有两个孩子,小的有3岁,大的有6岁。有一天她和妻子在厨房忙着做饭,听到了卧室二宝的哭声,于是他便喊在客厅看电视的大宝去照顾下弟弟。可是万万没想到,大宝说,我照顾弟弟爸爸会给我什么奖励,没有的话,我才不去呢!以前我们也是通过物质奖励激励孩子去做一些事情,然而现在当物质奖励不能立刻实现的时候,便成了孩子拒绝帮忙的理由。(2)为了得到奖励而努力一位妈妈抱怨说,孩子的成绩一直上不去,有一次考试后,她便和孩子订下规矩。如果下次考试进步5-20分,就会获得零花钱的奖励。果然,孩子有了学习动力,接下来的一次考试,成绩进步了10分。但是第三次考试的时候,我却被老师告知孩子考试作弊的消息。经一番查问才知道,孩子说进步越多就会获得更多零花钱,于是就为了这个目标想到了作弊获得高分。奖励本身是一种正向反馈机制的,但是运用不恰当就会有反作用。综上我们可以知道,物质奖励的确在有时候能起很大的作用,但却不是长久之计。02奖励孩子的正确方式(1)使用恰到好处的物质奖励每逢节假日,孩子的生日等,父母可以通过物质奖励的方式让孩子有被尊重,被关爱的感觉。比如在孩子生日的时候,带她去一次游乐园,给孩子买她喜欢看的漫画书,满足孩子想要一个玩具的愿望。把孩子平时希望得到的礼物,在他完成一次小目标后作为奖励送给他。这种不定期的奖励,更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惊喜。(2)奖励要能及时兑现人无信,无以立。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最值得他们相信的,因此承诺孩子的奖励,一定要及时兑现。比如和孩子有了约定,期末考试多少分,或者考到第几名。孩子一旦达到了,就必须要兑现。做父母的如果没有兑现承诺,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会跌落几分。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个例子,6岁的小磊和弟弟去姑姑家玩,调皮捣蛋的孩子吵得姑姑没法做家务,姑姑便告诉小磊,如果你能乖乖睡觉,你醒来了我就带你去买变形金刚。听了姑姑的承诺,小磊乖乖睡觉了,但其实小磊并没有睡着,他一直在等姑姑忙完带她去买玩具。可是姑姑忙完后完全将这件事情抛之脑后了,小磊觉得姑姑骗了他,便不停地说“姑姑骗人,姑姑是个大骗子”,这件事在小磊上初中后还记忆犹新。所以,作为父母不能轻易许诺,一旦说出来了就要尽量满足对孩子的奖励。(3)注重精神方面的奖励真正能够激励孩子进步和成长的是父母的爱、关注、认可和沟通。精神激励孩子的方法有语言和行为两种,比如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就有可能让孩子铭记一辈子。孩子在按时完成作业后,在帮助家长做完家务后,在考试成绩进步后,都可以采取精神奖励的方式。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奖励孩子有助孩子培养习惯(奖励孩子的教育方式好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奖励孩子有助孩子培养习惯(奖励孩子的教育方式好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mwj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tcf.com/5208.html